《 lu 說...》
★原本想搬來痞客的,結果(小聲)....沒成功又回去了。現在這ㄦ變成備份區,若要收看完整沒破圖的網誌,請移駕至~今天很好http://www.wretch.cc/blog/luchaoi01

★本備份區已經陣亡,不再有新文章,此區的存在,只因它存放了2007.12月之前的讀者回應.... bye~bye~ 2008.11

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2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安慰
母親,首先要自己堅強  
辛蒂安撫好朋友Kelly(左)。知道德雷克時間已經不多,
辛蒂給德雷克寫了一封信告訴他在對抗癌症的時候非常勇敢。

 
倒在病床前的疲憊的母親  
24小時太短,母親想用自己的一生去守候  
把一束鮮花放到兒子床頭後,疲憊的辛蒂倒下了。此時德雷克的身體已經很虛弱了,需要媽媽24小時守護。
辛蒂支撐著兒子走路  
母親的支撐,可能留住孩子的明天?  
辛蒂支撐著兒子走路,德雷克腹部的腫瘤開始擴大,以前的褲子都不再合適了。
另外,德雷克腦內腫瘤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他的視力。


德雷克向媽媽發怒 
 
這樣的責怪,母親的心落淚了嗎?  

luchao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收到淑貞老師寄來的這封mail很久了,看完以後淚流不止,心情很down...... 
 一直考慮要不要放上來? 

因為人生的無常(華航
那霸機場的大爆炸,真是生死一瞬間!
因為這幾行字: 
死亡 
讓我們學會珍惜
 
讓我們學會思考生命的意義 

還是將她po上來了.......
 
                                          *****     *****     *****     *****     *****
 
     
在近日揭曉的第91屆普利策獲獎名單中,《薩克拉門托蜜蜂報》攝影記者蕾妮˙拜爾憑藉《一位母親的旅程》一舉拿下了普利策特寫攝影獎。

 20052006年間,蕾妮用了近一年的時間,記錄下單身母親辛蒂(Cyndie)是如何用自己的愛和耐心引導著兒子面對死亡。故事中的母親辛蒂,曾經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作為一名單身母親,辛蒂在生活中表現出了常人所沒有的堅強,她靠自己的雙手養活了包括德雷克(Derek)在內的五個孩子。

    就在2004年底,更大的災難降臨到了這個不幸的女人身上,辛蒂的小兒子德雷克被查出患有成神經細胞瘤這種罕見的癌症。為了給兒子治療,辛蒂放棄了原本髮廊和燈具店的生意,全心全意陪伴在兒子身邊,直到生命的盡頭。

 整組故事都採用了黑白照片的拍攝方法,我們在欣賞這組照片時,能深深地感覺到攝影師已經完全融入到了主人公的家庭,和他們親如一家。普利策評委的點評是:這是一些如此親密真實的瞬間。

   
獲獎後的蕾妮接受採訪時說,我所做的是將這個故事冷靜地告訴讀者,另一方面,能夠見證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是能夠帶給其他家庭希望的。《一位母親的旅程》其實是一次探索,我想展示病患家庭在面對經濟危機時所表現出來的困惑,還有健康護理工作的很多不足,更重要的是,讓人們去體會一個孩子死去時的巨大悲哀。

luchao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給所有當父母的親友們,這是個很棒的片子


身教勝於一切,您將由此短片中體會。



luchao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很久很久以前,秋玉姐寄給我的, 網路上流傳很廣,一直不想放上來。
那天聽兒子講,好多同學說
西餐禮儀課中的東西不好吃。
我常告訴孩子,不要偏食,不要說:
「什麼什麼東西,我吃膩了!」
或者隨便
挑剔食物美味與否,要感恩我們還有飯吃,感恩不用煩惱下一頓飯在哪?
有飯吃,這不是件理所當然的事;
真的!...... 真的!
在這世界上有很多人沒有東西吃,每一分鐘都有人活活餓死,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要惜福啊!

照片有點駭人,看了可能不舒服,
請自行斟酌觀看與否......
 
*****     *****     *****  
震撼六十億地球人的小男孩   
看看, 我們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關掉電視吧,不要再隨那批嘴臉左右你的生活,
把有餘的心力奉獻給地球吧!
 
把你我的心思來改善地球的環境吧!

 
一個網絡上的朋友把他一個朋友在非洲的攝影傳給我,
每個圖片都讓人發自內心的觸動,

luchao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會相信那是「屬於我們」的另一種擁抱。

因為愛,常常被各種形式所包裝,有時令人難以看穿,陳質采舉個例子,有一對很關心孩子的父母,他們很擔心孩子的學業表現,但是一看見孩子,母親總是忍不住嘮叨,你能說母親不愛孩子嗎?當然不是。

但陳質采相信在強烈的指責之後,即便母親給予再多的擁抱,孩子也很難感受母親的愛意,她建議大人應該試圖去接納、支持孩子的真實狀況,並理解孩子的學習困難,給予孩子較清楚的引領。

與其問與孩子擁抱重要嗎?陳質采認為更重要的是家長能不能跟孩子一起進行正向的活動。她發現現代的家長不是不習慣擁抱,而是太嚴肅了,以致於不知道要怎麼跟小孩一起玩,也就是說在「管教」的權力互動下,孩子很難與父母自然地分享情感。

陳質采自己的經驗是,她會主動陪孩子看孩子喜歡而她又能接受的卡通,也讓孩子陪伴看她感興趣,但又不是艱澀到無法讓孩子理解的紀錄片。有時也和孩子一起去種種植物,更常傾聽孩子的學校趣事,這些生活興趣的彼此分享都是與孩子自在相處的方式。

另外,陳質采也提醒我們要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並非每個孩子都喜歡擁抱,原因可能如下:

1.
個別氣質:不一定是孩子有什麼心理問題,只是單純地不喜歡被抱。

2.
觸覺防禦:有些孩子對無害的觸覺刺激有嫌惡或逃避的行為,或是有異常的情緒反應。對有觸覺防禦的孩子來說,他們就是不喜歡別人去動他,即使手臂被碰觸一下,也可能對他產生很大的威脅。

3.
有過不舒服的擁抱經驗:有一個小女孩告訴陳質采,她不喜歡被擁抱是因為曾經被一個小朋友抱得太用力,易言之,您在何時、何地、被如何擁抱的記憶,也會影響到擁抱的觀感。

妳記得的是擁抱 還是記憶

至於不習慣用擁抱來傳遞情感的大人,怎麼辦?陳質采認為,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最自在的方式來表達情感,為何非得以某種特定的形式來傳遞情感。

luchao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的形式要多元一點,才能把每個人最豐富的感覺傳達出來。」

陳質采告訴我們一個擁抱的故事:

在治療室,她與小孩一起玩耍,這個小孩比一般的孩子多了些許成長的難題,他是個特殊兒童(輕度的自閉症),故事是這麼開始的,一開始彼此玩得很快樂,但每次遊戲結束時,小孩總是又哭又鬧,更是氣憤地把玩具全部打翻,無論大人們怎麼鼓勵、安慰都沒用。

「孩子很難過吧。」陳質采可以感覺。

時光匆匆,遊戲依然結束,小孩依然難過,這一天,小孩卻自發地收拾起情緒,他只是傷心地掉眼淚,那一刻,彷彿心靈奧祕的突然揭示,小孩走過來抱住陳質采……

「當時我好高興,小孩進步好多!」陳質采的回憶充滿感動與喜悅。只要給孩子一個愛與信任的環境,生命的長成充滿絕妙的奇蹟。

當我們擁抱時 血清素及腦內嗎啡也跟著跳躍

談到擁抱的正向力量,我們自然聯想到一生不斷探究「愛」的怪傑哈洛(Harry Harlow),素有心理學界的波科夫(Nabokov)封號的他,在一九六年代進行的經典實驗——失親的小猴寧可選擇柔軟觸感的猴子布媽媽,也不願接觸能餵奶的鐵絲猴媽媽——掀起一場心理學革命,他的實驗驗證了「接觸安慰」(contact comfort)是愛與情感的重要成分,異於先前心理學家的主張,親子之間的過度情感會養成過度要求的孩子。

「擁抱具備子宮效應。」專長親子關係的心理諮商師游乾桂在一篇探討擁抱的力量文章中如此敘述,「然而,當人離開了子宮,安全環境已經消失了,有沒有再去形塑呢?」渴望擁抱也許是期待重回母體的最初連接吧,擁抱近似子宮效應的再形塑,是身體記憶的重回,當胎兒漂流子宮洋水,溫暖、安全、無憂;偶然地,還能感受到親人的手透過肚皮輕柔地觸碰,於是當我們長大了,脫離了子宮,還是渴望擁抱。

擁抱除了具備傳遞支持與安慰的功能之外,也能增強免疫力,科學報導曾指出,當我們擁抱時,腦內的血清素(serotonin)及腦內嗎啡(endorphin)的神經傳導物質隨之增加,它們主宰情緒的調節,能給人安定、愉悅的感受,更有助於白血球的連結以增強免疫力。

luchao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    名:P.E.T.父母效能訓練
作    者:湯瑪斯.高登
譯    者:張珍麗、張海琳
出版社:新雨 
目    錄:

養育子女並非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父母需要協助,不必因為受到『為人父母』這個角色的限制,而壓抑自我,盡力表現出超於自己所願的完美。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若能自我成長,對孩子和親子關係一定大有幫助。不要忘了自己也是人,也可能犯錯,也需要成長,有時候誠實面對自己的局限時,孩子還會協助父母成長。


 

父母效能訓練 導讀(1) 
父母效能訓練
導讀(2) 
父母效能訓練
導讀(3) 
父母效能訓練
導讀(4)

 

一       父母只有挨罵的份兒?

二       父母是人,不是神

三       如何使孩子吐露心聲

四       發揮主動傾聽的效用

五       怎樣傾聽幼兒的「牙牙學語」

六       父母該怎樣講話,孩子才願意聽?

luchao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育,影響孩子們的一生。

十年前,天下雜誌記錄了五位不同成長背景的孩子,
如今,
他們都已長大各有不同的發展。
天下雜誌為您完整記錄,在教改十年之後,五個孩子的成長故事。


相關影片將於12/10下午 2:00及 晚間10:00播出(TVBS一步一腳印)
================

很好看,
請你一定要看,可以的話上網留言吧....

我們的孩子身逢這波教改洪潮,
一隻隻白老鼠在浪裡翻滾,
我真的說不出是好,
是不好;
比較多真切的感受是無奈與不捨,
也心急孩子們的競爭力,
是否就淹沒在浪潮裡


luchao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